古代没有如今先进的科技工具,人们为了指导自己的农业生产劳作,制定了二十四节气。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许多谚语流传至今,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一般在公历日期的2月3号到5号之间。春打六九头,是讲关于立春的农村谚语。意思是,打春,也就是立春,在六九头一天。
立春意味着,从这一天开始,天气开始渐渐变暖。“春打六九头,穷人苦出头”,意思是,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穷人要开始辛苦的劳作了,也就是,农民们要开始准备春天耕种了。
关于立春,特别有意思的是,年立春当天就是除夕,这也就造成了,农历的年没有立春,因为立春刚好在年的除夕。民间对于这种情况的年份有一种特别的叫法,叫做寡妇年。农村习俗讲,如果碰到第二年是寡妇年,订亲最好在年前举行,这样婚姻尚得美满顺利。
其实,据历史学家研究表明,寡妇年原本并非如此叫法,而是,“寡年”,意思是,这一年少立春,慢慢叫着叫着,就变味了,变成了寡妇年。人们也便习惯如此叫法,而且把这种叫法和婚姻嫁娶联系在一起。实际上,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是没有依据的。
然而,这个寡妇年是偶然的吗?其实每19个年头里,会出现7个寡妇年,7个双春年,还有5个单春年。双春年就是由两个立春的年份,年就是双春天年。农历年中占有两个立春,年自然就没有立春了。所以,你看,寡妇年的存在是必然的。这源自于农历的与地球公转自转之间的关系,古代人们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提出了闰月的说法,是农历历法与天时完美地契合。其实公历历法也有闰年一说,也就是每年的天和天,为的也是与天时能对得上。
任何一种历法都有它的优点和缺陷,农历历法在指导农民的农事生产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寡妇年,对于个人婚嫁的影响或许不存在。但是,对于天气的影响还是不能忽视的。农村谚语,“寡妇年,倒春寒”,倒春寒指的是在初春的时候,也就是阳历2-3月份,天气变得很暖和。但是在春天快结束的时候,也就是4月份,气温突然下降,比一般年份要低很多。突如其来的冷气流,可能对田地里的庄稼造成致命的打击。农民朋友们提前做好应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