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来源:新华社
春节,是中华文化的生动缩影和重要象征。壬寅虎年春节,人们不仅收获了团圆和幸福,更在近距离感知春节的点点滴滴中,触摸五千年文明的脉动,澎湃文化自信的力量。
新华社1月31日起,开设“新华时评·从春节看文化自信”栏目,连续播发7篇系列评论,从团圆、家国、迎新、孝亲等方面,带领读者感受春节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虎啸山河动神州满目春——从春节看文化自信》文章指出,从塞北到江南,壬寅春节文化脉动虎虎生风,好一派“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的盛世气象。
1月31日,除夕,神州大地进入大团圆的中国时空。《团圆:拆不散的纽带,割不断的血脉》文章指出,春节是大团圆的节日,何为团圆之“大”者?这是几千年来春节祭祀列祖列宗、感恩天地父母的文化传承。
大年初一,走亲访友拜大年,许多人用最简洁的语言,致以最郑重的祝福。《春节祝福声中,是浓郁的家国情怀》文章指出,家国情怀是春节文化的核心主题之一,时时处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大年初二,辞旧迎新,许多人用满满的仪式感与国家一起踏上新的征程。《迎新:“年味”里饱含希望和创造》文章指出,春节是岁月的坐标和情感的寄托,更是万象更新的标记、辞旧迎新的枢纽。
大年初三,孩子们的虎头帽、虎头鞋“火”了。《虎虎生威开新年》文章指出,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虎是守护四方的神兽之一。在这个虎年,虎图腾、虎习俗、虎潮流风行起来,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大年初四,立春,又是一年“打春”时。《一年春好处,奋进正当时》文章指出,很多地方过去有“鞭打春牛”习俗,是劝桑、勉农、催耕的意思。在“鞭打春牛”的传承中,我们鞭策并不断超越的是我们自己。
大年初五,很多人和父母亲友告别,踏上返程的归途。《敬老孝亲,薪火相传》文章指出,春节,是一场敬老孝亲之旅,旅途的“终点”就是家,是父母,是亲人,是情感与情怀的沸点。
策划:傅华
监制:赵承
记者:周玮、施雨岑、王鹏、王立彬、冯源、孙丽萍、刘怀丕、周润健
统筹:孙闻、王敏、王宇
编辑:孙闻、徐博、王亚宏、杨柳、王明玉
设计\排版:王明玉、温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