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糜尿鉴别诊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农村俗语大雪不冻倒春寒,大雪不寒明年旱 [复制链接]

1#

农村俗语:“大雪不冻倒春寒,大雪不寒明年旱”,有何农业知识呢

年的冬季已经离我们远去,回顾去年的冬季,想必不少朋友心中都有很多的感想。在冬天的时候,对于生长在南方的人来说,能够遇上一场大雪就好了。如果雪下得过大,对于农业方面有何影响呢?今天,我们将从农村的两句俗语里体会一下,大雪与农业的关系。

这句俗语就是“大雪不冻倒春寒,大雪不寒明年旱”,从这句话里我们了解到一个节气:大雪。其实大雪节气是年的第二十一个节气,也是入冬的第三个节气,它也是和雨水、谷雨、小雪这三个节气一样代表全年降水的节气。也是和春分、夏至、秋分节气一样进入一年四季的中间时间。所以在老一辈农民的眼中,这个节气与此时的农业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先来说说俗语的前半句“大雪不冻倒春寒“,“倒春寒”说的就是初春的时候天气回暖,而到了春天的后期,气温又有了明显的下降。在大雪节气到来以后,天不上冻,来年春天就会出现倒春寒的自然灾害,对于种植小麦的农户会导致麦芽受损产量降低。但是这句话有一定的区域限制性,泛指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而南方地区一年四季如春,就算是倒春寒对农作物也没什么影响。

那么俗语的后半句”大雪不寒明年旱”也是非常好理解,说的就是如果大雪这天不冷的话,那么到了明年就会出现干旱的天气,但是这种情况在古代非常少见。因此老农都希望大雪的时候气温能冷点,这样到了明年庄稼就不会干旱了。

其实这句话是有科学依据的,一旦大雪节气不冷,说明整体冷空气移动迟缓,可该来的还是要来,只不过是冷空气延迟推迟到了立春以后而已,而天气旱就是所谓的降雨量很小,但是现在已经不是古代那种“靠天吃饭”的年代了,我们农民完全可以利用井水灌溉,甚至人工降雨来降低损失。

这两句俗语都是我们农民伯伯在实际的劳动生产中,经过千百年总结出来的经验,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如果我们仅仅是从表面的字义去理解,说不定还真的会产生偏差,但经过对俗语深层含义的分析,我们就能轻而易举地掌握了。关于俗语与农业天气的关系,其实还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