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2日0—24时,河北省新增1例本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为石家庄市报告。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新增治愈出院39例。
2月2日0—24时,河北省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
截至2月2日24时,河北省现有本地确诊病例例(重型3例、普通型例、轻型53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例(含境外输入36例),累计死亡病例7例,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例、境外输入病例36例。尚在医学观察本地无症状感染者26例。
石家庄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行动轨迹
年2月2日0-24时,石家庄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目前,对所有追踪到的密切接触者已全部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各项防控措施有序进行。现将其行动轨迹公布如下:
确诊病例:女,53岁,藁城区增村镇小果庄村人,为1月13日第15号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年1月1日至9日居村无外出,期间4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月10日转运至藁城区指定隔离点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核酸检测均为阴性;2月2日核酸检测呈阳性,当日由负压救护车转医院建华院区,诊断为确诊病例。
来源:河北省卫健委
丨最新汇总!石家庄高速口能上下吗?进入石家庄需要什么手续?还有...
最近大量网友咨询
石家庄机场航班是否恢复正常?
石家庄高速什么时候恢复通行?
走国道可以离开石家庄吗?
石家庄火车站什么时候恢复通车?
经过记者调查了解
截止年2月2日
石家庄最新恢复情况如下
↓↓↓
高速
石家庄高速口依旧限制通行
车上所有人员持身份证
72小时核酸证明(必须纸质版)
经过测温、出示健康码、登记信息后
可以下高速
(外地人来石需准备社区接收证明)
铜冶高速能上下吗?
滞留在石家庄外地人员如何离开?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关于因疫情滞留在石外地人员
安全有序离石返乡的通告
按照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的工作要求,为切实做好因疫情滞留在石外地人员安全有序离石返乡工作,现将有关措施通告如下:
1.本《通告》适用于石家庄市低风险区域内且返程目的地不属于中高风险区域或敏感地区的滞留在石外地人员。
2.离石返乡人员可自行在石家庄市政府门户网站下载《滞留在石外地人员离石返乡信息登记表》,并如实填写。
3.离石返乡人员需持《登记表》并携带本人7日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和返回地所在村(居)委会或本人工作单位接收证明(可提供电子版),直接到滞留地所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办理离石手续,24小时内为其开具出市证明。
4.乘私家车离石返乡人员持出市证明离石返乡;交通工具有困难的,由滞留地所在县(市、区)政府统一组织车辆,保障其尽快安全有序离石返乡。
5.离石返乡人员到达目的地后,需第一时间向所在地村(居)委会、单位报备。
6.离石返乡人员遇有困难,可拨打热线电话。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年1月30日
航班
1月27日0时起
购买1月28日-3月8日
春节期间机票的旅客
均可办理免费退票
或至少一次改期
石家庄机场没有机票销售业务
客运航班暂未恢复
铁路
记者了解到
目前石家庄火车站进站通道依旧封闭
通过查询
从石家庄出发的火车票暂未起售
石家庄火车站东、西售票口也未开启
00:08
记者实地了解,旅客到达石家庄火车站后,出站能走西广场,东广场出站口处于封闭状态。
道路
主城区内可以流动
主城区与周边其他县市区不可流动
不可通过国道离石
目前石家庄市实行区域管控
禁止车辆和人员跨市域流动
客运
石家庄市内客运场站以及
中高风险区域的客运班线
暂未恢复运营
机场怎么收费
记者从机场部门了解到,考虑到疫情影响给旅客带来的不便,至2月18日24时止,对现停放于石家庄机场停车场的车辆以及期间航班恢复后进出停车场车辆,全部免收停车费。业务。
另外,1月6日0时至1月28日24时,石家庄火车站东西广场地下停车场、东站地下停车场在疫情防控期间免收停车费,免费时间长共23天。如有已出场缴费车主可联系退费适宜。详情请-、。
自年1月9日零时起至年2月18日7时止,石家庄全市智慧泊车停车位(不包括托管车场)免收停车费,免费时间共40天。石家庄智慧泊车客服-
来源:石家庄交通广播、车生活、中国交通广播、无线石家庄
丨石家庄市全面排查老旧小区供热问题确保2月5日前整改到位
近日,石家庄市供热事务中心召开老旧小区供热不达标问题排查整治调度会,对老旧小区室温不达标排查整治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确保存在问题小区2月5日前全部整改到位。
采暖季以来,石家庄市开展老旧小区供热不达标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市范围内老旧小区全覆盖开展供热排查,根据老旧小区台账,对一楼及供热末端用户逐户排查,依据用户投诉等渠道反映的供热不达标问题进行重点排查,全面整改。
此次调度会通报了石家庄市各区老旧小区供热不达标排查整治情况,对排查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市城管局有关负责同志要求,各区要对本辖区内小区供热质量进行“回头看”全面评估排查,对存在供热问题的小区列出清单,明确问题类型,建立工作台账,要切实担负起居民小区供热质量监管主体责任,对问题小区分别制定整改措施,明确工作责任,2月5日前全部整改到位,确保市民过一个温暖祥和的春节。
来源:冀时客户端
丨春天,你好!
历经近一个月的努力
新冠肺炎疫情
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面对突发的疫情
我们曾紧张焦虑
也曾害怕失去
但我们最终选择勇敢面对
好样的
河北人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当经历了极致的严寒后
必将迎来春暖花开
你看
石家庄各大公园
春天的第一抹色彩
已经上线
图片自微博:
小松旅行摄00:11
视频自石家庄全攻略的微博视频
寒极必暖
否极泰来
明天22时59分
我们也将迎来“立春”节气
00:15
这是冬的结束
也是春的起始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大自然万物复苏
春争日,一年大事不宜迟
新的一年
你会有怎样的计划
怎样的心愿?
还是先问候一声:
春天,你好!
立春起
河北掀起回暖浪潮
明天,立春节气
各地晴天掌控
立春起到5日
气温节节攀升
尤其是4-5日
中南部将重回两位数
4日,中南部最高气温将再次回升到10℃及以上。
5日,气温卯足劲继续向上攀升,中南大部的最高气温将向15℃线发起冲击,特别是邯郸有望达17℃!
立春的三个
标志性物候
在古人眼中
立春的标志性物候有三
一候,东风解冻
和气娴袅的东风轻抚大地
波起轻摇绿,冻痕销水中
二候,蛰虫始振
冬眠的动物虽然没起床
但是睡醒了,想伸伸懒腰了
三候,鱼陟负冰
有的冰面开始融化,可以看到鱼了
可是水面上还有一些碎冰块
就感觉鱼游的时候像背着冰块一样
当然,立春只是一个立意
之后的“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才是春天物候
历程的缩影
而立春之日仍是乍暖还寒
立春小知识
“寒”尽“春”来。2月3日,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是进入本世纪,继年之后,第二次在2月3日“立春”。
天文专家指出,本世纪年中的所有“立春”不是在2月3日就是在2月4日,其中,出现在3日的共有39次,出现在4日的共有61次。
lì
立
chūn
春
万物复苏,四时之始
古往今来
无数文人墨客
对“春”都情有独钟
南宋的张栻见到
冰霜渐渐消融、暖气
慢慢回生的场景
就情不自禁写下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旧岁未尽,冰霜渐少
一个“满”字
把春意写尽
也折射出诗人欣慰的心态
早春,桃花灼灼
像染成肉红色
虽被贬海南
但满眼的生气勃勃
让苏轼不禁感叹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再阴暗的日子
也总会迎来阳光
再遥远的他乡
也总会遇到知音
这是一种何等旷达的人生境界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
大漠边疆,春天如期而至
明代的于谦
吃着立春的春盘却泪流满面
遇此佳节,将士们思亲倍切
但为了国事
又不得不羁留边地
舍小家顾大家的品格传承至今
节气习俗
SPRING
“迎春”习俗
我国自古就对立春节气非常重视,春秋时就有周天子率三公九卿到东郊祭祀迎春的仪式,直至今日,一些地方仍会在立春日祭祀土神、句芒神(春神),占风向,望云气,占岁成。
“打春”习俗
立春时节,还有以“鞭打春牛”来“催农耕作”的习俗,带有典型的农耕特质。立春时,民间制作春牛,鞭打之,意在提醒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要抓紧春耕生产,莫误农时。
立春养生
SPRING
万物复苏,阳气上升,人体的五脏六腑蓄积的内热之毒也开始出现春燥,导致肝火旺盛、身体炎症,出现口腔溃疡、咽喉肿痛、便秘、色斑等症状。加上春季天气转暖,人体水分大量流失,天气又阴晴不定,通过饮食养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1、饮食清淡——消春火
春季人易上火,出现舌苔发黄、口苦咽干等,因此饮食宜清淡,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有明显上火症状的人可以吃一些清火的食物,如绿豆汤、金银花茶、菊花茶、莲子心泡水等。
2、黄绿蔬菜——防春困
“春困”使人身体疲乏、精神不振,应多吃红黄色和深绿色的蔬菜,如胡萝卜、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对恢复精力、消除春困很有好处。
3、细选食物——少疾病
春季气温逐渐升高后,在饮食上,应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塔菜、芥蓝、西兰花等新鲜蔬菜和柑橘、柠檬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萝卜、菠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
4、胃肠疾病——要当心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易在春天发作,饮食上应避免摄取含肌酸、嘌呤碱等物质丰富的肉汤、鸡汤、鱼汤、动物内脏和刺激性调味品。因为这些食物有较强的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或形成气体产生腹胀,增加胃肠负担。
5、祛痰养肺——保平安
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宜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的食物,如枇杷、橘子、梨、核桃、蜂蜜等,有助于减轻症状。
来源: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社、长城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