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糜尿鉴别诊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胡说节气立春 [复制链接]

1#

立春节气,准确的时间为年2月3号晚上11点0分开始(即农历庚子年腊月二十二晚上子时),是24节气中的第1个节气,又名岁旦、岁节等,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气。立即“开始”的意思,春表示气候变暖、万物复苏,立春意味着一个新轮回已经开始,一切更新生长。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如此描述:“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人们也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立春节气有哪些特点呢?下面就从几方面做个概述。

一、立春期间,在南方时常春雨绵绵,淅沥悱恻;在北方虽能感受到暖阳,但眼前依旧冰冻千里。所以,文人雅士也写出许多风格的美妙诗句。如宋朝的方岳有《立春》诗:

冰丝玉缕簇青红。

已逗花梢一信风。

梦到谢池新雪尽。

暖烟含雨绿匆匆。

诗人杨万里在《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写道: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立涌银山。

群山雪不到新晴,多作泥融少做冰,

最爱东山晴后雪,却愁宜看不宜登。

宋朝诗人张栻写的《立春偶成》: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二、立春节气,民间有关的谚语:“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立春晴,雨水多,立春阴,花倒春;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两春加一冬,无北暖烘烘,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立春和传统节日“春节”渊源甚深。在秦朝以前,许多地方是以立春这天为春节又叫正月节,特别是上古时期人们以十个月为一年,以立春为岁首,有祭拜祖先、祈求神灵降褔、除旧布新等节庆活动,这些民俗一直延续至今。西汉时期四川阆中的天文学家落下闳(汉武帝时任待诏太史)参加历法改制,朝廷确定从汉武帝元封七年为太初元年,新的历法就是《太初历》,该历法将24节气纳入当时历法体系,以十二个月为一年,以正月为岁首,以腊月为岁末,到此时中国才有了统一的春节,所以后世尊称落下闳为“春节老人”。

三、在天文学方面,立春节气,太阳运行到黄经度至度之间。早在上古时期,先民观象授时,以北斗星斗柄所指来划分季节,称作斗建(又名月建),古时干支历将一年化分为十二月建,具体来讲就是以北斗转动一圈而形成之图的东北位建寅月,并以此为开始,顺时针旋转,每年一周。

四、在气候学方面,立春期间,气候时暖时寒,气温忽高忽低,温差比较大,风吹来的感觉还是以寒性为多。在此时段因暖流与寒流不断交会,于是出现风,特别是立春后,基本是多风天气。我国处于东亚地区,东亚南支西风急流逐步减弱,隆冬将要结束,但北支西风急流并未明显变化,蒙古冷高压依旧没有减缓,所以在北方大部分地区,依然会有大风降温天气。不过,冷空气是时断时续出现,在间隙期偏南风又来了,冷气与暖气就像拉锯一样你来我去,气温有时回升明显,所以常言:“春寒料峭,乍暖还寒。”在我国古代,将立春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险负冰”,这就是古人“察鸟兽之状,知阴阳之变”的总结。按照现代语言来讲,立春一候开始之时,风和日暖,大地逐渐解冻;过五天到二候时,蛰伏于地下的虫类慢慢苏醒过来;到了三候这五天,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儿能够到部分水面活动,此时有些碎冰片没有化完,看起来好像冰皮被鱼背负着飘动,别有情致。此节气间,白天常常阳光和煦,暖风醉人,早晚却寒气袭人。

五、在养生方面,立春后,虽然气温开始攀升,但是寒气仍存,所以不要急于减衣服,要预防感冒,常言:“春捂秋冻”,就是这个道理。初春时节,病菌容易滋生,户外活动对增强体质有很好效果。中医之圣典《黄帝内经》里面的《四气调神大论篇》讲“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冬至重病”。这段话是说,春节三月,万物复苏,去旧迎新,天地间充满生机,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此时人们要夜卧早起,在庭院多散步,把扎紧的头发放下来,衣服可以宽松些,以使心胸开阔精神苏畅,同时注意不要滥行杀伐,多付出少敛夺,多奖励少责罚。古圣贤从天地气场、生活起居、心态情致等方面指出了春季养生的办法,而且告诫,如果违背自然法则,在春天伤了肝气,到了夏季会出现寒病,再到了冬天病情还可能加重。古人又云:“百草回芽,旧病萌发”,立春之后往往是疾病多发时节,常见的有肺炎、肝炎、腮腺炎、过敏性哮喘等,所以对于有这些旧病的患者更要注意预防和调养。在道家《养生论》中有个好的简易保健方法:春天阳气向上生发,此时毛发舒展,代谢逐渐旺盛,可以十指为梳,早晚梳头各次,有疏通气血、通达阳气、固发黑发之妙效。

六、在易经学方面,立春节气对应的卦名为泽雷《随》、天雷《无妄》、地火《明夷》三卦,象意是震在冰下,冰将融化,震在地下,草木发芽,火在地下,阳气将升起,万物复苏之象。在《奇门遁甲》中,对于排盘要用阳遁局。在《大六壬》中,立春到雨水之间用子为月将(通常指太阳)。在《择日学》立春后太阳在天宫子山15度至30度之间。在《洛书》《九宫八卦图》中,立春处于东北方其洛书数为八,先天卦为《震》,后天卦为《艮》。

“二十四节气”在古代具有标记时间和提示季节变换的重要作用,在指导农业生产方面成为重要指南,是易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特别是养生方面提示人们遵循自然规律。“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原创文化,国家和政府很重视,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把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继承好、发扬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