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糜尿鉴别诊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廿四节气雨水润泽竹生破土出,鲜笃时令,方 [复制链接]

1#

原创大家中医大家健康

在冬奥会开幕式上,24节气倒计时的创意开场震撼全球。中国人的仪式感,简约而不简单,彰显着泱泱大国的浓厚历史文化与审美自信。

第一秒钟始于“雨水”,最后一秒落定“立春”。一幅幅娓娓道来的,是中国式浪漫!

岁月解读着时空数度与曲韵动态之信,蕴藏着天地自然之大美,以及人类对四时万物的洞察。

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若说立春仍处在乍暖还寒的倒春寒阶段,那么一场雨水过后,万物春意萌动,静享春雨润泽,春天的乐章即刻奏响。

雨水三候,承载天地自然

初候

獭祭鱼

东风解冻后,河面的冰逐渐消融,立春第三候时有“鱼陟负冰”,水底的鱼随着阳气的上升向水面游动,到了此时水獭很容易将残冰打破来捕鱼。

水獭捕鱼后,不会立刻吃掉,而是将鱼围着自己摆成一圈堆在岸边,将两只前爪拱在身前做祭拜状,还会自转一圈,亦有感恩自然、回馈天地之意。

二候

候雁北

大雁,是知时之候鸟,热归塞北,寒来江南。所谓“禽鸟得气之先”,天上飞的鸟类,是最早感受天地阴阳变化的。

孟春时节,地面上的阳气虽微,但已有上升趋势。敏感的大雁感知春信,便陆陆续续向北方驻地飞返。

三侯

草木萌动

在雨水的滋润下,天地之气交而为泰,草木随地中阳气的升腾开始抽芽返青,这是农田准备耕耘的季节,亦是花信含苞次第绽放之时。

雨水花信候: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金灿灿的油菜花,跟随阳光照耀大地,奠定了传统物候以花报信的时间点。

现今雨水,历史实为启蛰

追根溯源,从诸多史料记载,“雨水”与“惊蛰”在历史上的位置发生过多次变动。

事实上,如今的雨水,在最早节气历法中,名为“启蛰”。蛰,是动物进入冬眠蛰伏的状态;启,开也,则是冬眠的虫类开启苏醒之意。

启蛰之时与名的确定,与天文星宿的运动密切相关。每年启蛰之时,天东宫苍龙的龙宿星宿便会出现在东方的地平线上。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周易系辞》

古代常以“龙蛇起陆”确立自然自然物候的变化。而蛟龙与蛇到了冬天都会有休眠的迹象,所以认为先启蛰龙腾,龙苏醒后才会兴云施雨,启蛰按理应在雨水之前。

而更改雨水与启蛰的次序,并将启蛰更名为惊蛰,则是汉代所为。

西汉太初元年,汉武帝为了避免其父“刘启”之名讳,则把启蛰之“启”改为“惊”。而惊蛰之“惊”容易误理解为“惊雷”之意。

再说春雷始鸣,则要到古雨水(今惊蛰)之时。

所以到了东汉元和二年,便将雨水移到惊蛰前面,这更符合当时人们对节气物候的既定观念。

春笋初鲜,赏味腌笃鲜

食过春笋,方知春滋味。

经过漫长冬季的积蓄,一阵春雨初霁,春笋破土而出,露出尖尖角。

在古代,食笋也被称作一件雅事。《尔雅》载:“笋,竹萌也”。会食笋者,一食其鲜,二食其嫩,三食其清。

春笋,可谓素食第一鲜,素来便有“尝鲜无不道春笋”之赞。

笋之鲜的奥秘,都藏在其游离氨基酸当中。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春笋的鲜味,主要来源于天冬氨酸、谷氨酸等1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注定是人世间不可多得的山味之珍。

若说笋之嫩,那春笋可就稍逊于冬笋。

冬笋是冬天生长在地下的嫩茎,而春笋则是春后破土而出的幼芽。

笋的嫩度,与其中的膳食纤维有较大关系:每百克冬笋约0.8克膳食纤维,春笋约有2.8克。

所以食春笋有赏味期,最好在其刚破土时就采摘,这时的纤维化最少,也是春笋最鲜嫩的时期。

据说刚刚挖出的春笋,去皮即可生食,入口清嫩多汁,不需焯水亦无涩味,尝到第一口鲜美,才不负这自然春光。

春笋之清,与这膳食纤维成分也是密不可分的。

春笋,可是清肠减脂的一把好手。除了热量低外,膳食纤维含量丰富,可以增加饱腹感、调畅肠胃、消痰化积,特别适合痰湿壅盛、经常便秘的人群食用。

春笋较冬笋的差异,还在于春笋得春气而入肝,有生发之性,所以能解肝郁。再加上其味甘入脾,性凉清热,还能清解春燥和肝火旺,透发痘疹。

不过春笋的益处,也是其禁忌。

若说清肠,那必然不好消化。所以小孩子、消化不良、产后虚弱、脾胃虚寒的人要少吃,食用时也当细细咀嚼。

若说生发,则春笋是有发性的。那么有湿疹、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过敏性体质的人群不宜食用。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民间流传“笋有富贵病”,能与这股清香完美融合的唯有猪肉的油脂。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写道笋的吃法——

独宜于豕,又独宜于肥。肥非欲其腻也,肉之肥者能甘,甘味入笋,则不见其甘,但觉其鲜之至也。

春笋清而不补,若想食得这至鲜至美之物,又有补宜之性,江南人的一道腌笃鲜,便将“笋炖肉”之鲜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里的“腌”指的是腌渍过的咸肉,“笃”是咕嘟慢炖的意思,“鲜”自当是鲜笋与鲜肉。

腌笃鲜的精华,在这小火慢炖的醇厚浓汤之中,交织着笋的清香和肉的鲜咸,这是春天独有的自然馈赠。

↑“祛湿腌笃鲜”制作视频

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