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
中医学一贯重视饮食疗疾,并有“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说法。许多食物本身就是中药,食物与中药并没有严格划分,但食疗与药物疗法则有所区别。药疗效果虽快,但药物性偏,苦口难吃,久服碍胃,故病人很难长期坚持服药。而食疗则配伍有方,炮制得法,使人们乐于接受,可以长期制食,而且食药同用,食借药威,药助食性,相得益彰。
白茅根
凉血止血清热润肺利尿
别名:茅根、茅草根、地节根、白茅、丝茅、茹根、甜草根;性味:味甘,性寒;归经:归肺、胃、膀胱经。
来源
白茅根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山东、湖南、河南、河北、湖北等地。10月末至11月初采收。选晴天,挖出全根,洗净,除去须根及膜质叶鞘,鲜用或晒干。建议趁鲜切短段,药材水分不得超过12%。两地产白茅根多糖含量变化规律一致。3~7月份多糖含量逐渐增加,在7月份达到峰值,随后有所下降,在10月、11月再次达到峰值,因此,白茅根最适宜的采收期为10月末至11月初。
以粗肥、色洁白、无须根、洁净味甜者为佳。白茅根常规贮藏条件下,色易变灰,甜味易变淡,有效成分流失快,无甜味者已基本无药效。建议20℃以下,单包密封,大垛密闭库藏。此贮藏条件下,药材不易变质,有效成分不易流失。
性状鉴别
白茅根呈长圆柱形,表面*白色或淡*色,微有光泽,具纵皱纹,节明显,稍突起,节间长短不等。体轻,质略脆,断面皮部白色,多有裂隙,放射状排列,中柱淡*色,易与皮部剥离。无臭,味微甜。
功效作用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湿热*疸,水肿尿少,热淋涩痛。
1、凉血止血(血热出血证)
用治多种血热出血证。本品不仅善治上部火热之出血证,又能导热下行,对血热尿血、血淋更为适宜。单取本品水煎服有效,或配伍侧柏叶、大小蓟等同用。
2、清热利尿(水肿,热淋,*疸)
用治水肿、热淋,可单取本品水煎服,亦可与车前子、木通等配伍共用;用治湿热*疽,每与茵陈、栀子等同用。
3、清肺胃热(肺热咳喘,胃热呕吐证)
用治胃热呕吐,常与竹茹、*连等配伍同用;用治肺热咳嗽,常与芦根、枇杷叶等同用。
常用选方
1、治病毒性肝炎:白茅根60g。水煎两次,药液混合,分两次服。每天1剂。
2、乳糜尿:白茅根g,鱼腥草60g,车前草60g。每日1剂,煎水0ml,代茶饮。蒋仁发共治疗12例患者,痊愈6例,好转6例。
3、急性肾炎:白茅根g,白糖20g。每日1剂,水煎取汁0ml,口服。刘加宽共治疗40例患者,总有效率达97.5%。
4、急性*疸型肝炎:六月雪根60g,白茅根、山楂根各30g(鲜品药量加倍)。每日1剂,水煎服。耿振江等共治疗31例患者,全部获效。
5、治血尿:鲜白茅根60g,小蓟、车前草各30g。水煎,去渣,取汁,温服。每日1剂。
6、治急性肾炎:鮮白茅根40g,一枝*花30g,葫芦壳15g,白花蛇舌草20g。水煎,去渣,取汁,温服。每日1剂。
资料来源于蜀中集团董事长安好义编著的《中药材质量新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