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KEPU
普
结直肠癌
庚子年三月廿一
01
哪些人容易患上结直肠癌
答:结直肠癌发病的具体原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结直肠癌是遗传、环境和饮食习惯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高风险人群:
大便潜血阳性、一级亲属患结直肠癌病史、肠道腺瘤病史、本人患癌症病史、大便习惯的改变。凡是有其中1项就是高风险人群。
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病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术、长期精神压抑、报警症状(低热、消瘦、贫血等)。上述只要有2项即为高风险人群。
一般风险人群:
无上述任意1条者。
02
结直肠癌会遗传吗
答:10%-30%结直肠癌具有家族遗传性。
遗传性结直肠癌主要包括林奇综合征(Lynch),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MUTYH相关性息肉病,错构瘤肿瘤综合征,黑斑息肉综合征,李法美尼综合征,家族性幼年型息肉综合征。
这些疾病是由于基因和染色体异常所致,如果上一代直系亲属存在基因和相关染色体异常,子代患结直肠癌风险更高。
03
痔疮、息肉和结直肠癌的关系
答:痔疮和结直肠癌发生没有直接关系,很少腺瘤样息肉发生恶变。
痔疮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痔疮因血管异常改变引起,不会发生癌变。
结直肠息肉泛指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呈圆形,有细长的蒂。
息肉可分为炎性、增生性、腺瘤性和错构瘤性息肉,大多数为良性病变。少部分腺瘤样息肉可发生恶变。
当患有结直肠息肉时切勿认为就是恶性肿瘤,应该先明确息肉的类型,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
04
如何预防结直肠癌
答:合理膳食,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健。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方面:增加高膳食纤维摄入,减少红肉或加工肉的摄入。
2)健康生活方式:合理加强锻炼、控制体重、避免长期吸烟和大量饮酒。
3)定期体检:对高危人群,都应该进行筛查和肠镜检查;对于一级亲属有家族史者,应40岁起开始进行筛查,以后每5年1次;对于结肠炎和息肉的患者,医院积极治疗。无异常者,筛查的时间间隔应<10年。
05
如何早期诊断结直肠癌
答:及时有效的筛查是早期诊断结直肠癌的有效手段。
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主要是对高危人群定期普查,争取早诊早治。如有以下症状者,应尽早行结直肠检查:
1)粪便带有血或脓液及较多粘液;2)排便习惯改变或不规则;
3)经常有腹部隐痛或胀痛及胀气;
4)慢性腹泻或经常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5)腹部能触到肿块或肛门出现肿物;6)原因不明的贫血、消瘦及乏力。
检查手段主要是直肠指检、结肠内窥镜或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其它如大便潜血试验、癌胚抗原CEA和CA等。
06
手术能治愈结直肠癌吗
答:可以治愈一部分结直肠癌患者。
结直肠癌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化疗、靶向治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
对于早中期患者可以手术治愈。
而对于大部分局部晚期及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来说,手术治疗并不是首选,少部分患者通过合理的综合转化治疗可达到临床治愈。
07
手术后患者及家属应该注意事项
答:注意饮食,劳逸结合,按医嘱定期复查,到肿瘤科咨询行术后放化疗。
1)注意饮食: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后,消化道发生改变重建,在饮食方面需特别注意,按照医嘱逐步从流质-半流质-软食过度到普通饮食,食物应该根据个体情况营养均衡。
2)劳逸结合:进行适当的锻炼,可以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锻炼时间和强度可根据个体体力和喜好来定,保持心情开朗。术后伤口恢复良好,体力恢复正常可重新正常工作。
3)术后放化疗:很多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后需要行化放疗,术后放化疗的目的在于杀灭微小转移灶,降低复发风险,提高治愈率。术后身体恢复后应尽快开始辅助化疗,一般在术后3周左右开始,不应该迟于术后2月,辅助化疗总疗程一共为6个月。
4)术后复查:术后及放化疗后需定期全面复查,I期结直肠癌术后每6月复查一次,共5年;II-III期结直肠癌术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共3年,然后每6月复查一次至术后5年,5年后每年一次;具体包括体格检查、肿瘤标记物、彩超和胸腹部CT等,监测肿瘤复发情况。
08
结直肠癌手术前做化放疗好
还是手术后做好
答:根据患者肿瘤具体情况和治疗意愿综合考量。
根据目前指南推荐:
对于分期早如T1-2N0M0或有化放疗禁忌症的患者推荐直接手术治疗。
对T3、T4/N+的患者,在多学科讨论下,有些患者推荐术前化(放)疗。
对中低位直肠癌术前行放化疗,可以使肿瘤降期,提高肿瘤切除率,增加保肛的机会,极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无病生存时间。
09
哪些结直肠癌患者需要术后行化疗
答:除I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常规复查随访,其他患者均应至肿瘤科咨询,大部分患者需行术后辅助化疗。
根据结直肠癌治疗指南:
II期结直肠癌术后,T3N0M0伴普危因素可以行单药5-FU化疗或观察。
对于II期高危因素(T4、组织学分化差、脉管浸润、神经浸润、术前肠梗阻或肿瘤部位穿孔、切缘阳性或情况不明、切缘安全距离不足、送检淋巴结数目不足12枚等)采用联合方案化疗。III期和部分IV期结直肠癌术后应行联合方案化疗。
10
哪些直肠癌患者需要行术后放疗
答:直肠癌患者术后应常规咨询肿瘤科医生,大部分患者需行术后放疗。
1)直肠癌根治术后病理诊断为II和III期,如果未行术前放化疗者,需行术后同步放化疗;
2)局部手术病理检查有以下因素之一者加做挽救性直肠癌根治术:组织学分化差、脉管浸润、切缘阳性、肿瘤浸润超过粘膜下肌层外1/3或T2期肿瘤。
若拒绝行挽救性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应行规范化放疗。
3)可切除的局部复发患者,建议先行手术切除,然后再考虑是否行术后放疗。
11
结直肠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和处理
答:化疗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反应,或轻或重,轻度可自行恢复,重度需咨询主管医生及时处理。
化疗不良反应主要包括:
1)骨髓抑制
大多数抗癌药物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及贫血。严重的骨髓抑制会导致感染、败血症和内脏出血。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以防治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IL-11、血小板生成刺激因子和血小板输注可用于化疗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贫血可摄取肉牛类和动物肝脏,吃含铁食物,必要时输血。
2)胃肠道反应
5-HT3受体拮抗剂联合地塞米松的合理使用可以减轻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乳果糖口服可预防便秘;易蒙停可以治疗伊立替康导致的延迟性腹泻。
3)脏器功能损伤
化疗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脏器功能损伤,如激活潜在的肝炎病毒复制,乙肝的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至化疗后6个月;顺铂引起肾脏功能损害;蒽环类药物药物引起的心脏毒性。需在专科肿瘤医生指导下用药。
4)变态反应
化疗前用地塞米松可以有效减少因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
5)色素沉着及毛发脱落
化学治疗停止以后将会恢复正常。
6)手脚麻木
奥沙利铂引起的神经毒性,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好转,可以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如弥可保、维生素B1和B12。
7)不孕不育
未生育男女如行化放疗前可冻存精子或者卵子。
12
放化疗期间和之后能吃中药吗
答:不建议放化疗中同时服用中药,如个人需要,建议咨询专业中医科医生。
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是否可以吃中药是临床上常见的问题。一般来说,肿瘤治疗指南和专科肿瘤医生不主张放化疗期间同时服用中药。中药成分较多,有些成分可能与化疗药物产生作用,导致肝毒性或者其他副作用。有些中药能提高肿瘤患者免疫能力,达到与化放疗协同的作用,但需要在专业的中医科医生指导下用药。
13
晚期结直肠癌需要基因检测吗
用组织还是血液
答:需要,最好用组织。
总的来说,晚期结直肠癌决定是否进行靶向治疗时,非常有必须要做基因检测。诊断为IV期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都应行肿瘤组织的RAS(KRAS、NRAS)及BRAF基因状态检测,指导西妥昔单抗用药。检测MSI或者MMR可以预测氟尿嘧啶药物的疗效,还可以指导PD-1治疗。检测UGT1A1*28和UGT1A1*6基因多态性可以预测伊立替康用药的不良反应。若患者组织时间久远或取材困难,液体活检是可以的。
14
晚期结直肠癌有哪些靶向药物可用
答: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靶向药物:贝伐珠单抗、阿帕西普;多靶点TKI:瑞戈非尼。
15
免疫治疗对晚期结直肠癌效果好吗
答:对于dMMR/MSI-H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效果好。
对于dMMR/MSI-H晚期结直肠癌患者,PD-1免疫抑制剂单药物或联合CTLA-4抑制剂双药联合效果显著,但这部分患者在转移性结直肠癌中只占约5%。
对于95%的非MSI-H(MSS)的患者,二线以后的治疗,可以尝试PD-1联合瑞戈非尼或者放疗,临床试验显示有一定的效果,需更多的临床试验验证。
16
临床研究是做实验吗
患者应不应该参加
答:应该鼓励患者积极参加临床试验。
临床研究不是做实验,不是拿患者做“小白鼠”。药物临床试验分I、II、III、IV期。当一个候选的抗癌新药通过了I期临床试验和核查,发现其副作用处于可控范围,同时又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活性,才会接下去做II期、III期和IV期试验。
临床试验的终极目标是不损害患者利益而又可能给患者带来益处,绝大多数临床试验经过严格的设计和实施,给患者尽早接受新药治疗的机会,可能获得更大的生存获益。
作者:邓*张莉莉
排版:余佳文
审核:熊建萍
肿瘤科科室介绍
医院肿瘤科:始创于20世纪50年代,为江西省最早成立的肿瘤专科,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肿瘤医教研基地。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健全。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及学科带头人熊建萍教授的带领下,学科发展突飞猛进。医院临床重点专科、江西省医学领先学科(综合放化疗)、江西省恶性肿瘤诊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昌大学恶性肿瘤精准医学研究所。拥有独立的肿瘤大楼,设有4个病区,共余张床位,年出院病人达到2.5万人次。医技护及实验室专职人员共人,拥有高级职称29名,其中教授11名、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7名,拥有博士学位27名。肿瘤科综合医院排名前名之内。
肿瘤科联系
(象湖)肿瘤五科
(象湖)肿瘤六科
(象湖)肿瘤七科
(东湖)肿瘤一科
(东湖)肿瘤二科
人才:
江西省“赣鄱英才工程”领*人才1人,
江西省卫计委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1人,
江西省卫生系统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
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2人
江西省创新杰出青年1人,
江西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
江西省“远航计划”资助人才9人。
科研:
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西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
江西省科技自然奖三等奖1项,南昌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
1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余项省自然重大及面上基金,
SCI收录及核心期刊等杂志上发表文章余篇,
参与或发起国际及国内多中心临床试验项,
研究成果发表于多个国际权威杂志,其中发表在AnnalsofOnc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成果他引次数达次。此外,科室自主发起的3项临床研究成果近年来分别被欧洲ESMO及美国NCCN等国际权威指南采纳引用。
教学:
科室作为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拥有独立的实验室和专职研究员,每年招收硕博士研究生数十人。同时培养大量来自省内外的进修医生。
设备:
美国瓦里安Vital-beam直线加速器,
瑞典医科达ElektaInfinity直线加速器,
飞利浦brilliance大孔径CT,
意大利百胜进口彩超机,
南京亿高微波系统的微波消融仪,
美国射频消融系统RITASystem的射频消融仪超声聚焦刀(海扶刀),
医科达Flexitron后装机,
先进的直线加速器可以开展3DCRT、IMRT、SRS、SBRT、IGRT、VMAT等放疗技术。大孔径CT及彩超机可以完成影像引导穿刺活检、放射性粒子植入、微波或射频消融治疗;超声聚焦刀可以用于治疗子宫肌瘤、乳糜尿等良性疾病及其他各种恶性肿瘤。
临床特色:
确立了以恶性肿瘤的规范化、精准化、个体化诊治为原则,以化疗、内分泌、靶向、免疫、放射治疗及其它治疗手段同科全程管理为模式,形成了全身及局部治疗相结合的最佳治疗优势。综合诊治的病种包括:胃癌、结直肠癌、肺癌、食管癌、恶性淋巴瘤、鼻咽癌、头颈癌、乳腺癌、肝癌、卵巢癌、宫颈癌、前列腺癌、膀胱癌、颅脑肿瘤等等。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