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的泌尿系感染或者膀胱炎,和老百姓俗语说的“犯小肠火”等属于淋证的辨证范畴,是指以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为主症的病证。
一、病因
1.外感湿热
因下阴不洁,湿热秽浊之邪从下入侵,热蕴膀胱,发为淋证。
2.饮食不节
多食辛热肥甘之品,或嗜酒太过,脾胃运化失常,积湿生热,下注膀胱,乃成
淋证。
3.情志失调
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膀胱气滞,或气郁化火,气火郁于膀胱,导致淋证。
4.劳伤、体虚
劳伤过度,房事不节,多产多育,年老体虚,久病缠身,或久淋不愈,耗伤正气,
或妊娠、产后脾肾气虚,而致膀胱气化不利。
二、病机
基本病理变化: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
病位:在膀胱与肾。
肾者主水,维持机体水液代谢。膀胱者州都之官,有储尿与排尿功能。两者脏腑表里相关,经脉相互络属,共主水道、司决渎。湿热等邪蕴结膀胱,或久病脏腑功能失调,均可引起肾与膀胱气化不利,而致淋证。
热淋
症状: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溺色*赤,少腹拘急胀痛,或有寒热,口苦,呕恶,或有腰痛拒按,或有大便秘结,苔*腻,脉滑数。
证机概要: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
代表方:八正散加减。
本方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功能,适用于湿热熏蒸下焦之热淋。
石淋
症状:排尿涩痛,尿中夹砂石,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往往突发,一侧腰腹绞痛难忍,甚则牵及外阴,尿中带血,舌红,苔薄*,脉弦或带数。
证机概要:湿热煎液成石,膀胱气化失司。
治法:清热利湿,排石通淋。
代表方:石韦散加减。
本方清热利湿,排石通淋,适用于各种石淋。
血淋
症状:小便频急,热涩刺痛,尿色紫红,或夹有血块,小腹胀满疼痛,舌尖红,苔*,脉滑数。
证机概要:热灼络脉,迫血妄行。
治法: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代表方:小蓟饮子加减。
本方清热通淋,凉血止血,用于湿热炽盛,损伤血络而致的血淋。
气淋
症状:郁怒之后,小便涩滞,淋沥不畅,少腹胀满疼痛,苔薄白,脉弦。
证机概要:气结膀胱,气化不利。
治法:理气疏导,通淋利尿
代表方:沉香散加减。
本方疏利气机,柔肝养血,用于肝气郁滞,膀胱气化不利之气淋。
膏淋
症状:小便混浊,乳白或如米泔水,上有浮油,置之沉淀,或伴有絮状凝块物,或混有血液、血块,尿道热涩疼痛,尿时阻塞不畅,口干,苔*腻,舌质红,脉濡数。
证机概要:湿热下注,脂汁外溢。
治法:清热利湿,分清泄浊。
代表方: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
本方清利湿热,分清泄浊,用于湿热下注的膏淋。
劳淋
症状:小便涩痛不甚,但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弱。
证机概要:湿热留恋,脾肾亏虚,气化无权。
治法:补脾益肾。
代表方:无比山药丸加减。
本方健脾益肾,用于久淋造成脾肾两虚的劳淋。
西医学所指的急慢性尿路感染、泌尿道结核、尿路结石、急慢性前列腺炎、乳糜尿以及尿道综合征等病,凡是具有淋证特征者,均可参照本篇内容辨证论治。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