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本周要给大家介绍的古菜叫做“空心肉圆”,是一道看似偷工减料,实际事倍功半的大肉丸子。菜品制作很简单,菜谱在最后,不必多说。
今天就主要说说丸子吧。
我们亲手复原的古菜,空心肉圆
图片来自:《祖宗的食谱》年周历
小球球什么的,最可爱了
丸子是谁发明的?
这显然已经不可考了。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丸”这个字,最早肯定和丸子没关系,而是指小球。
图片来自:《樱桃小丸子》
《庄子》里有个故事,说孔圣人碰见一个老头拿着长杆粘知了。长杆到处,知了无一能逃。
孔圣人问老人,怎么能粘这么准?老头说:“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意思是说我在长杆上摆两个泥球儿,练到两个都不掉,粘知了就很少失误了。后来又继续练到放三个五个都不掉,再粘知了,那不就像从地上捡起来一样简单吗?
盛夏乐趣:粘知了
后来“丸”字的词义有了扩张,可以用来指代药丸或者弹丸,也可以名词动用,表示“制作小球”。
过去有个词叫“丸熊”,形容贤母教子有方。这是个什么故事呢,是唐朝有个姓韩的妈,为了能让孩子夜里读书不犯困,特地用熊胆制成药丸给孩子吃,吃完就能观书待旦。
也不知道那孩子能成功熬大夜是因为熊胆有兴奋物质,还是因为太苦给苦精神了。反正对于这种不让少年儿童休息的行为,我们并不鼓励。
当然了,小球这种可爱的东西人人都喜欢,所以“丸”字也衍生出了不少可爱的用法——比如“丸子头”,蓬松怡人,减龄装嫩,眼下再流行不过。
图片来自:《美少女战士》
我们的近邻日本朋友,从唐朝学走了汉字,在一知半解的基础上大开脑洞,产生了很多中国没有的用法。
比如他们喜欢管小孩子叫做“某某丸”来表示亲昵,感觉有点像我们这的“死小明”、“臭小亮”什么的……领会精神啦。
我们都知道的一休大师,小名儿就叫“千菊丸”。
图片来自:《聪明的一休》
再比如,大蛇丸(误),emmmm...
图片来自:《火影忍者》
全球共同进化,遍地开花
肉丸子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对此大家说法不一,有人说四喜丸子是唐代张九龄为庆祝夺得状元而发明的,这和乾隆到处给小吃起名的路子差不多。
不过丸子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这个问题不大。而且丸子是在全球各处遍地开花,一同进化的。
四喜丸子,看饿了
西方和中国虽然都做出了丸子,不过据推测,双方目的完全不同。
西方发明丸子主要是怕浪费零七八碎的动物食材,不管是肉、鱼、内脏,剁碎搓成球,好吃又好看。而中国人民发明丸子,恐怕更多是为了追求口感上的新颖,毕竟我们是有“炒”这种工艺的,碎肉怎么会浪费,炒个咸菜丁也很好吃嘛!
要说当今世界最著名的肉丸子,就要算瑞典肉丸了。在全世界的宜家商场里,都不难吃到这种美味。
瑞典肉丸
然而,瑞典的肉丸其实也是舶来品。
在17世纪末,瑞典是北欧最强的国家之一,难免四处出兵侵扰一下。肉丸子就是在出征过程中从土耳其带回来的,在土耳其当地,这种肉丸叫k?fte。
译文:事实上,瑞典肉丸是根据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于在18世纪从土耳其带回来的菜谱做的。咱们还是尊重事实吧!
图片来自:twitter
有学者认为,流行于南亚、中东、希腊和巴尔干地区的肉丸子kofta是土耳其k?fte的亲妈,而kofta又有记载源于波斯。
所以可以基本推断——东方丸子的发源中心无疑是在古代唯一发达的中国,而西方丸子的发源中心是在波斯。
Kofta并不是圆形的,这和中国四川的刀尖丸子很像
图片来自:seriouse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