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疫苗、人类健康的未来》
特邀嘉宾
薄世宁
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突发事件现场医疗救治指导专家,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科普专业委员会发起人及秘书长。著有《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重症医学药物治疗手册》。
人类的进化史同时也是一个不断与病毒博弈的抗争史。《未来简史》作者赫拉利提到:人类历史上的三大难题:饥荒、瘟疫、战争。瘟疫始终伴随着人类,病毒这种最简单的“生命”形式,给“更高级”的人类带来灾难。
在公共卫生领域,某种病毒的传播力通常用“R0”这个指标来代表,目前新冠肺炎的R0为2-3,这个数字意味着在无防护、无隔离的情况下,一个感染者可传染2-3人,这个数字与年的大流感的传播指数接近。但在当时,由于没有进行有效、及时的隔离和防护,群体的聚集、病毒快速变异、医疗资源不足等等因素,最终造成了全球5亿人感染、约万人死亡的严重后果,给人类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当前全球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数已经超过1个亿,死亡万人。我国应对新冠疫情的措施非常有力和及时,保护了人民同时也给其他国家提供了很好的经验。终结病毒性烈性瘟疫,没有特效药,只能依靠疫苗和高效的公共卫生管理。
疫苗的原理
这要从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支疫苗说起——天花疫苗。年,英国医生詹纳发现有些挤牛奶的女工不得天花。这些牛奶女工手上长着的“脓创”,实际上是感染了牛痘病毒。牛痘病毒的某个片段与天花病毒非常接近,人体针对牛痘病毒产生的抗体也对天花病毒起到了预防作用,这是人类不幸中的万幸。到了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成功制备出狂犬病疫苗。
通过这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理解疫苗的原理和本质:用毒性低、安全的“假病毒”来激发人体产生抗体,用“生小病”来预防大病。具体来说:传统的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经过人工减毒、灭活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免疫制剂,其保留了病原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新的mRNA疫苗,则是把抗原的“图纸”输入人体,产生抗原,激发免疫力。当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毒的伤害。
疫苗安全吗?有效吗?
理解了疫苗的原理,大家对于“疫苗是否安全”这个问题也就有了答案。通过“假病毒”激发人体免疫,在接种疫苗后,绝大多数人的反应甚至比得一场流感还要轻。从原理上疫苗是安全的。但是,客观地讲,疫苗是进入人体的一种“抗原”,任何抗原物质进入人体都会和免疫系统相互博弈。因此一定会有极少数人发生严重的反应。根据目前报道接种数据显示,接种疫苗后严重过敏反应的人为百万分之二,从数据角度去看,疫苗也是安全的。大家一定还会有疑问,这次的疫苗10个月的时间就上市了,能够保证安全吗?无论是从技术原理,还是从目前已有的数据来看,疫苗是安全有效的,疫苗研发时间与其品质并无绝对直接关联,疫苗研发过程经历了完整的动物实验、到I期、Ⅱ期、Ⅲ期临床试验,有原理,有数据,充分说明疫苗的安全有效。没有任何一种药是绝对安全的,但是疫苗绝对是最安全的药。
病毒为什么会变异?
现有疫苗会失手吗?
从医学上说,病毒之所以会不断变异,是因为病毒也要适应环境,以维持自身生存,这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新冠病毒的变异是病毒特性使然,但是它变异速度是相对缓慢的,仅为艾滋病病毒变异速度四分之一、流感病毒的二分之一,按照这个速度估计能让疫苗失效可能需要几年时间,目前看病毒的变异,尚未突破疫苗防线。但是目前已有研究表明疫苗产生的抗体针对变异病毒株保护力下降,所以还是需要高度警惕。从疫苗升级的角度来说,mRNA疫苗只需几周、灭活疫苗只需几个月时间就可以完成升级,1.0版升级到2.0,所以人类有能力应对新冠病毒变异。
这里给大家讲一个重要概念:群体免疫。我们所说的群体免疫,是指通过接种疫苗,一个群体中对某种传染病具有免疫力的人数达到了一定比例,让病原体没法再在该群体中有效地传播,保护了对它没有免疫力的人不被传染。疫苗作用的机制就是产生免疫力来对抗入侵的病毒,其本质是预防,对控制疫情蔓延、发展有很好的作用。根据公共卫生理论和已有的数据计算,当疫苗接种率达到75-80%左右,即有可能构建起隔绝病毒传播的“防护林”,做到真正的群体免疫,避免继续大范围传播。
所有人保护所有人,才是对所有人的保护,疫苗犹豫是比病毒还可怕的东西。数百万年来,人在病毒面前靠免疫、靠基因,自生自灭。有了疫苗,我们才有了和疫苗谈判的权利。
我们要相信人类终将战胜这次疫情。最后送给大家《流浪地球》中的一句话,这句话是关于希望,“当地球将要突破木星的刚体洛希极限,进入无法逆转的解体过程,不管未来结局会将人类命运导向何处,我们选择相信希望。因为希望,是比钻石还贵的东西;希望,是我们回家唯一的方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