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糜尿鉴别诊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曹打听这种野菜一块钱一把,能治高血压这 [复制链接]

1#
北京那家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前两天是农历的三月初三,

老曹在家里吃了好几个

用地菜煮的鸡蛋。

一个原因是:

每逢农历三月初三,

很多地方都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

地菜确实是个好东西!

坊间有一种说法——

吃地菜能治疗“春瘟”带来的头痛

街坊们看到这里也莫太紧张,

老曹说的“春瘟”,

不是什么吓人的传染性疾病,

而是这个季节经常出现的

“流行性感冒”。

只要稍微回忆一下,

从3月到清明节后,

身边是不是经常有人感冒发烧?

因为“阳春三月三,地菜当灵丹”的说法,

老曹在清明节期间的

“三月三,吃鸡蛋”档期里,

好好打听了一下

以地菜为代表的春季时令野菜。

毕竟在上个月时,

一把卖到元一斤的香椿,

让大家想吃个野菜都吃不起。

好在进入四月以后

野菜的价格就便宜多了,

零售市场里的野菜种类也多了,

而且价格也便宜。

最典型的香椿到现在

最便宜只要15元到20元一斤,

这身价称得上是经过了

好几轮的“腰斩”。

至于这次主要打听的地菜,

本来只要5块钱一斤,

硬是乘着三月三的时令东风,

在前两天涨到了将近10元一斤,

不过这两天又在一点点地回落,

商贩们预计正常价格也就在3、4元一斤。

老曹在这里必须提示一句,

这武汉的地菜,

在北方叫做“荠菜”,

就是小学课本里那篇

《挖荠菜》的“荠菜”,

也是总喜欢拿来包饺子的“荠菜”。

在湖北武汉,

大家都喜欢用它来包春卷,

也就是因为吃下去一口,

满满都是春天的“野味”。

至于其他的春季野菜,

现在还能吃到的比如

马齿苋、枸杞叶、水芹菜等品种,

同样比上个月初时降价不少,

一斤算下来差不多7、8块钱,

比一般家常蔬菜贵,

但与时令叶菜价格相当。

对此,

不管是卖菜的贩子还是批发的商户

都告诉老曹:

这些野菜主要就是尝个鲜,不能指望一直卖高价,市场生命力比较短。再加上本身的进货价就贵,刚上市卖得好,时间一长就会“过气”。

最突出的例子就是香椿和地菜。

至于“地菜能治疗头痛病”的说法,

老曹还专门找到

本地的中医专家打听了一下。

这位中医药师是这么说的

首先是地菜,也就是荠菜的药性——

荠菜味甘,性平,入肝、脾、肾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止血明目的功效。一般用于治疗痢疾、水肿、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经过多、目赤肿疼等。现在还能用于治疗高血压。

从这些功效上来看,

荠菜确实在预防流行性感冒

引起的头痛方面有一定功效,

而且还能改善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症状。

不过专家也特别提醒说

荠菜属于验方,虽有一定药用价值,但现在医疗条件好了,已经很少入药;而且,在将荠菜用做药用时,不要久烧久煮,时间过长会破坏其营养成分;

此外,因为荠菜可以宽肠通便,所以便溏者要慎食。

解决了这么一个大问题,

老曹最后再为爱吃野菜的街坊们

分享一个信息——

并不是过了春天,

就不能尝到“春味”。

从武汉市蔬菜技术推广站

打听到的消息是:

武汉从前两年开始就有不少蔬菜加工企业已经在时令菜的半成品、加工品上有突破,拉长了产业链。

随后老曹又打听到:

在武汉蔡甸、江夏等地,有企业将春笋做成腌制品或真空包装的加工品,卖到餐饮酒楼和商超;在咸宁嘉鱼也有企业将鱼腥草、藕带等做成水泡的加工菜品,实现了四季可供。

用业内人士的话说:

时令性农产品会因为产业链太短而限制了商品性。所以,像春季野菜这样时令性极强的菜品,必须要经过保鲜加工,才能延长市场生命周期。

值得高兴的是,

随着加工技术的进步,

时令菜的产业链拉长了,

既满足了市民的消费需求,

价格也不会大起大落,

最终增强了菜品的市场生命力。

曹打听

我是曹打听,一个把吃、穿、用、玩、钱袋子管起来的朝气中年男煮夫。

下周二,继续为您打听。

来源:楚天都市报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记者:曹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