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价格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5/5599614.html冬至节气
冬至,俗称“冬节”、“亚岁”或“长至节”等。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自古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因此冬至又被称为“小年”,冬至到,新年也不远了,所以古人认为冬至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新年。
所谓“年终有所归宿”,即古代漂在外地的人到了这冬至期间都要回家过冬节,在我国南方沿海部分地区至今仍延续冬至祭祖的传统习俗。在北方一部分地区,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前后,最多相差一两天。古代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意思就是说从冬至开始,阳气慢慢开始回升。古人云: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冬至一阳生、天地阳气回升,所以自古以来将冬至视为吉日,是冬季祭祖大节。
名称记载
南朝崔灵恩《三礼义宗》载:(冬至)有三义: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之冬至也。”古人认为冬至为“阴阳”相争之日,是预测一年晴雨、冷暖的好时机,甚至可占卜来年的人间祸福。
冬至时节: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据陈志岁《载敬堂集》记载:“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又谓,冬至,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预示否极泰来。
冬至,又名冬节、大冬、亚岁、小年、履长节。西汉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的《淮南子》有载:“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
《武林旧事》记载冬至有这样的描述:
朝廷大朝会庆贺排当,并如元正仪,而都人最重一阳贺冬,车马皆华整鲜好,五鼓已填拥杂沓于九街。妇人小儿,服饰华炫,往来如云。岳祠城隍诸庙,炷香者尤盛。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做节”。享先则以馄饨,有“冬馄饨,年馎饦”之谚。贵家求奇,一器凡十余色,谓之“百味馄饨”。
《燕京岁时记》记载:
冬至郊天令节,百官呈递贺表。民间不为节,惟食馄饨而已。与夏至之食面同。故京师谚曰:“冬至馄饨,夏至面。”按,《汉书》: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夏至阴气起,故不贺。又《演繁露》:世言馄饨是塞外浑氏屯氏为之。言殊穿凿。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若如《演繁露》二氏为之之言,则何者为馄何者为饨耶?是亦胶柱鼓瑟矣。
冬至诗词
《小至》——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左河水
西北风袭百草衰,几番寒起一阳来。
白天最是时光短,却见金梅竞艳开。
《冬至》——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冬至》——贵谷子
日照数九冬至天,清霜风高未辞岁。
又是一个平衡日,子线从南向北回。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
——韦应物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
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
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
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
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
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
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
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
冬至谚语
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赣)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浙)
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黑)
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鲁、湘)
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湘、粤)
冬至不冷,夏至不热。(湘)
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桂)
冬至暖,烤火到小满。(桂)
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