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
中医讲堂
那么多水果,为什么偏偏拜倒在“石榴裙”下?
暮秋
九月
乐天寄忆旧游,因作报白君以答
唐刘禹锡
报白君,别来已渡江南春。
江南春色何处好,燕子双飞故官道。
春城三百七十桥,夹岸朱楼隔柳条。
丫头小儿荡画桨,长袂女郎簪翠翘。
郡斋北轩卷罗幕,碧池逶迤绕画阁。
池边绿竹桃李花,花下舞筵铺彩霞。吴娃足情言语黠,越客有酒巾冠斜。
坐中皆言白太守,不负风光向杯酒。
酒酣襞笺飞逸韵,至今传在人人口。报白君,相思空望嵩丘云。
其奈钱塘苏小小,忆君泪点石榴裙。
壹
从石榴到石榴裙,都发生了什么?
石榴红了,一个个红似小灯笼的石榴雀跃枝头,为丰收的季节增添不少欢喜,此时的软籽石榴红遍市场。中国人喜欢石榴,不只是它鲜美的果实,还有它所蕴含的繁茂、昌盛、和睦、团结的吉祥寓意。
何年安石国,万里贡榴花。
迢递河源边,因依汉使搓。
根据记载,石榴在西汉传入我国,张骞出使西域时,从安石国(今伊朗附近)引入,故名“安石榴”。而“石榴”这个叫法,最早出现在三国曹植的《弃妇诗》中,“石榴植前庭,绿叶摇缥青”。
石榴刚刚进入中国时,还是皇家园林中的奇珍,东汉后,出现在王公贵族的庭院,并逐渐延至民间。现今,“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肥狗胖丫头。”它成了老舍笔下的北京四合院一景。
从初夏到金秋,都是石榴的季节。五月榴花照眼明,古人把石榴花当作阴历五月的象征,春花开过之后的初夏,石榴花开得最为热烈。古有“石榴花染”,用植物染料将服装染成石榴花般的红色,所谓的“拜倒在石榴裙下”,通常指如石榴花般红艳的罗裙。
图说:[唐]周昉《簪花仕女图》
南苑逢美人
南北朝何思澄
风卷蒲萄带,日照石榴裙。
自有狂夫在,空持劳使君。
南北朝时何思澄的《南苑逢美人》一诗,是被认为是最早出现“石榴裙”说法的作品。刘禹锡写给白居易的诗里,说:“其奈钱塘苏小小,忆君泪点石榴裙。”或许,彼时石榴裙还是精贵之物,苏小小这样的名妓,是配得上石榴裙的。北宋诗人王禹偁写《咏石榴花》:“王母庭中亲见栽,张骞偷得下天来。谁家巧妇残针线,一撮生红熨不开。”所谓“熨不开”就是指石榴花瓣多皱褶,好像熨了半天也没用一样。清人小说中,也常用“石榴裙”这一说法,《红楼梦》中就有香菱情解石榴裙一节。
到了秋季,石榴的主角就从娇艳多姿的花色,变成了甜美多汁的果实。
石榴
宋杨万里
深著红蓝染暑裳,琢成纹玳敌秋霜。半含笑里清冰齿,忽绽吟边古锦囊。雾縠作房珠作骨,水精为醴玉为浆。刘郎不为文园渴,何苦星槎远取将。
石榴因为其吉祥的寓意,还可与金鱼、花鸟等物搭配,多传递子孙兴旺、和和美美、团员欢喜等意。还有一个有趣的说法,相传宋代人用裂开石榴果的种子数量,来占卜预知科考上榜的人数,久而久之,“榴实登科”一词流传开来,寓意金榜题名。
中国栽培石榴的历史,可上溯至汉代,据陆巩记载是张骞从西域引入。中国南北都有栽培,以安徽、江苏、河南等地种植面积较大,并培育出一些较优质的品种。其中安徽怀远县是中国石榴之乡,“怀远石榴”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传统文化视石榴为吉祥物,视它为多子多福的象征。
贰
石榴中医功效
石榴性温、味甘酸涩,入肺、肾、大肠经;
具有生津止渴,收敛固涩,止泻止血的功效;
主治津亏口燥咽干,烦渴,久泻,久痢,便血,崩漏等病症。
功能主治
石榴叶:收敛止泻;解毒杀虫。主泄泻;痘疮;癞疮;跌打损伤。
石榴皮:涩肠止泻;止血;驱虫;痢疾;肠风下血;崩漏;带下;害虫。主鼻衄;中耳炎;创伤出血;月经不调;红崩白带;牙痛;吐血;久泻;久痢;便血;脱肛;滑精;崩漏;带下;虫积腹痛;疥癣。
石榴花:治鼻衄,中耳炎,创伤出血。
①《分类草药性》:治吐血,月经不调,红崩白带。烫火伤,研末,香油调涂。
②《福建民间草药》:治齿痛,水煎代茶常服。
③《野生药植图说》:治中耳发炎,防止流脓。
石榴根:杀虫,涩肠,止带。治蛔虫、绦虫,久泻、久痢,赤白带下。
①《别录》:疗蛔虫、寸白。
②《纲目》:止涩泻痢带下。’
③《上海常用中草药》:驱虫,收敛。治蛔虫、绦虫,肾结石,糖尿病,乳糜尿。
叁
石榴营养价值
石榴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梨要高出一二倍。
止泻
石榴味酸,含有生物碱、熊果酸等,有明显的收敛作用,能够涩肠止血,加之其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所以是治疗痢疾、泄泻、便血及遗精、脱肛等病症的良品。
补水
因石榴含丰富的矿物质、花青素、红石榴多酚两大抗氧化成分,还含有维生素C、亚麻油酸及叶酸等,能充分补充肌肤水分。
保护眼睛
花青素是目前为止能够从食物中提取的保护眼部肌肤的物质,因石榴含有花青素,所以多吃石榴能够保护眼睛。但其含有机盐高,所以吃完后一定要及时刷牙,不然会腐蚀牙齿的珐琅质。
肆
适宜人群
适宜口干舌燥者、腹泻者、扁桃体发炎者;
不适宜便秘者、尿道炎患者、糖尿病者、实热积滞者。
END
编辑|w
艾叶双馨
中医文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