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公司暴利”该取消了(2015
【缘起】“一元附加费别取消”“黑车抢生意”“份子钱太高”……新年上班第一天,沈阳市约70台出租车聚集,反映取消燃油附加费、“黑车”泛滥、“专车”抢占市场等影响收入问题。近日,全国接连发生多起出租车停运事件。“祥子”为何频频“不拉活”?调查发现,“专车”“黑车”不过是导火索,常年居高不下的“份子钱”和垄断问题,才是亟待动刀的行业痼疾。随着矛盾的深化,价格改革的推进,应该是逐步打破出租车号段控制,取消出租车公司暴利模式的时候了。【吐槽】三方吐槽“不满意”出租车遭遇“两头怨”司机:我们蛮拼的,但黑车没禁绝,专车又来了“黑车”抢生意,“专车”占资源,别说赚钱,想回本都难。我们这些‘体制内’的‘的哥’,也想像‘专车’司机那样提供人性化服务,但现实却压得我们根本没那个心思。根子还在“份子钱”,早上一睁眼,就欠公司100多块,开8小时车留不下一分钱。”——与份子钱一同飙涨的,还有出租车牌照价格。上世纪80年代开始,浙江温州出租车运营证实施投标拍卖,价格从20万元到126万元一路走高;山东价值四五万元的出租车,经营权的转让费已达最高50万元。这些高昂的车标费,都被转移到了无议价能力的“的哥”身上。乘客:打车难、拼客多,出租车咋就管不好风雨交加、大雪纷飞时被漫天要价;着急赶飞机、赶火车、去往闹市区被拒载;不问乘客意见强行拼客;上车还要忍受司机的“烟熏火燎”……——的哥师傅叫苦连天,市民也是满腹牢骚。最近沈阳市民朋友圈里流传甚广的一条消息,就对沈阳市出租车司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批评。专家:多年顽疾却始终鲜被“动刀”“份子钱”奇高不降、“打车难”年年被提,多年顽疾却始终鲜被“动刀”。——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机关服务中心主任王国镇指出,出租车整体行业结构不合理。当前出租车公司经营方式带有半垄断性质:出租车行业由*府特许经营,“份子钱”由出租车公司随意定,司机完全没有议价权。【心声】打破垄断经营为“骆驼祥子”松绑
玩命干活的“骆驼祥子”频频撂挑子,使社会再一次聚焦为“的哥”减负松绑的问题。针对呼声极高的“份子钱”顽疾,全国多地纷纷试水动刀。武汉拟实行出租车经营权无偿使用,1.5万台出租车每年“份子钱”有望减负1亿元;广州试点推行“的哥聘任制”,让“的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拿稳定工资,每月实际上交费用可比承包制少300元到400元。然而,监管部门不在顶层设计上动刀子,只是修修补补,无异于扬汤止沸。长期以来,与份子钱一同飙涨的还有出租车牌照价格。不少地方在出租车领域采取配额制管理,把出租车车辆号段绝大部分放到出租车公司。由于事实上的垄断,出租车行业发展极为畸形:出租车数量长期不增加,公司长期靠高额的“份子钱”坐收渔利、一本万利,而出租车司机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盈利大部分缴了份子钱,权益缺乏保障。即便一些车辆放给个人,也因为号码奇缺,被炒至天价,比如沈阳,炒到六七十万元一台车。出租车供求关系紧张,市场被严重扭曲。矛盾倒逼改革的良机不可错过。市场的事,应该由市场说了算,不是主管部门拍脑门,也不能让既得利益群体把持。随着矛盾的深化,应该是逐步打破出租车号段控制,取消出租车公司暴利模式的时候了。改革成本高、难度大、敏感复杂不能作为回避矛盾的借口。各地应该抓住这个撕开的口子,深入进去迎难而上,敢于担当,下大力气向出租车行业的种种体制顽疾开刀,务求顺应民意、取得实效、实现突破。这才是让司机和市民都受益的治本之策。综合人民、新华社
(原标题:“出租车公司暴利”该取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