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照片、图片均为作者拍摄、提供)
回忆恩师
提到恩师,我首先想到晚唐李商隐的著名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为了学生,老师们尽情的吐露芬芳,无私的燃烧自己。老师用火一般的情感温暖着每一个同学的心房,无数颗心被老师牵引激荡,老师对学生疼爱有加,循循善诱,耐心引导,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为记起老师的授业之恩,就不得不提恩师的名讳,因此,对学生的不恭之举,文龙鞠躬深表歉意,且恳请诸位恩师海涵!在我的记忆中,学校的领导是书记帅志伟和龚守忠校长、我就读的二班启蒙老师是翟文生先生,后来,王梦华老师和张淑芬老师也教过我们。但用知识滋养我们时间最长的是叶秀章老师,叶老师教我们的时候,正值青春年华,她端庄秀丽,美丽大方,两颗翘在脑后的小辫子,一身得体的列宁服,一直停留在我的记忆里。她教学严谨,板书规整。她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潜移默化、循循善诱的引导我们;诲人不倦、兢兢业业的教育我们。她像慈母一样、春风化雨般地培养我们成才,为我们日后舒展健全的翅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插图一
我们这一届中还有一班的徐琳老师,三班的鲍老师,还有刘建伟的母亲李秀兰老师也曾经教过三班,四班的大王老师和付宝森老师,五班的周敏老师。教导主任是李静明老师,大队辅导员是翟文生老师和李燕娜老师,副科中有教唱歌的樊锐老师,李燕娜老师,教图画的冉冬玲老师,教体育的有赵老师和后来的王巧兰老师、王志贵老师,教珠算和书法的是张顕老师,他老人家的年岁最大了,还有刘迅老师,赵礼老师,管后勤的朱佩瑶老师等等还有好多我的老师。
梁启超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中有语: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所以,这些老师都是我的恩师。所有这些恩师虽不是演员,却吸引着我饥渴的目光;虽不是歌唱家,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虽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一批批学子的灵魂……老师啊,我怎能把您遗忘!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但老师,您的名字刻在我的心灵上,一定永存。您的思想,您的话语,充溢着诗意,蕴含着哲理,又显得那么神奇,啊!在我的脑海里,老师曾激起过多少美妙的涟漪!您推崇真诚和廉洁,以此视作为人处世的准则,您是我心目中的楷模。我崇拜伟人和名人,可我更急切地想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普通的人――我的老师您。我要铭记晋朝葛洪在(勤求)中的名言:明师之恩,诚过于天地,重多于父母矣。
插图二
回忆同学
儿时的玩伴,邻里的发小,学业的同窗,都曾伴我走过那一段最难忘的美好时光。限于篇幅,其他班的同学太多了,在此恕不赘述。我在狮子林一小的二班就学,就念叨念叨我们班的同学吧!记起的同学有:(为保护隐私,此处略!)对二班里想不起来的同学或难免记错名字的同学,文龙请你们谅解啦!
插图三
那时候同学之间的友谊纯真朴实、洁白无瑕!至今难以忘怀的一件事,就是我们班的侯新华同学下肢有疾,行动不方便,尤其走路时,尽管有双拐辅助,也难如登山,为解决他上下学行走不便的问题,以苍崇贵为首的四、五个同学,凡是有课的时间,就轮流背着侯新华同学奔走在学校与候宅之间,从未间断。没有人指使他们,也没有人督促他们。他们完全是自发组织起来的,他们没有怨言、没有牢骚、更没有任何报酬,完全都是发自内心,心甘情愿地无私帮助一位有困难的同学。一丝真诚胜过千两*金,一丝温暖能抵万里寒霜,正是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才使侯新华同学看到了希望,挺起了脊梁,将心停泊在了彩云升起的地方,我想侯新华同学在今后的人生历程中,只要想起这段经历,无论碰到什么挫折,都会坚持下去,如愿以偿实现自己的理想。联想到当今价值观扭曲的社会现象,浮躁的人们勾心斗角,很多人都以金钱、权利、自我为中心,丢掉了最重要的东西——情感和友谊。再回过头来,看看我过去的同窗,多么的纯真、多么的善良、多么的善解人意、多么的崇高、又是多么的高尚,想到这里真的让我动容!让我环想!让我抑制不住心情激荡!你们是我们的楷模,是我们的榜样,现如今你们和感动中国的人们一样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但是CCTV真的“OUT”了,因为,五十年前的你们就一直感动着我们!
插图四
亲爱的同学们:茫茫人海就像一片戈壁滩,我就是滩中的沙砾,不过有你们所有同学的陪伴使我不再感到渺小和孤独.沧海浮尘,芸芸众生,有缘相识,有幸相知,真诚对朋友,坦然面人生,希望我们同学一场能成为永远的朋友。
插图五
回忆其他
落笔的瞬间我又想起了一些值得拾起的记忆。就拿联络方式来说吧,现在的通讯方式太便捷,太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