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治痤疮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210111/8578752.html文
冯欣源
北京大学医学博士
复旦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后
医院主治医师
宝宝树专家答答问数已过万
亲自养育两个宝宝的妈妈
《跟冯欣源坚守自然养育》丛书作者
《夏娃的困惑》丛书作者
编辑
于雷
毕业于北京大学,作家,编辑长期致力于益智、教育领域
动物咬伤专题(四)怎样才算“暴露”,有感染风险呢?摸了猫,亲了狗,发现手上有破口!或被它们稍微挠破皮,要打疫苗吗?医生还说要打免疫球蛋白,伤到什么程度必须得打呢?
欣源有话说
这篇有点枯燥,但挺重要哦!
我们常常心生疑虑。好喜欢小猫小狗,忍不住去摸。结果,热情的小动物会对咱们又闻又舔,趴在自己怀里,小爪子轻轻挠胸口和手臂。生气的小动物会拿牙齿划一下以示警,但没咬下去。
撸够了猫狗,心满意足,突然回过神来。或被小动物的尖牙一吓唬,下意识地去检查自己皮肤。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赫然发现自己手上有个小破口!不知道是不是小动物弄破的。也许是自个儿原先起的一点儿皮,也许是一个早就结痂了的小血点。甚至只是蚊子咬了一个包,顶上貌似有个极小的洞洞。
心里好纠结哦。拿不定把握去防疫站问问,几乎都是建议打疫苗的。
咱就好玩儿一会会儿,人家就只是舔了舔,甚至只是拿湿漉漉的小鼻子闻了闻,咱得花几百几千大洋,去防疫站来回打上好几针!疼嗷!麻烦嗷!心疼钱嗷!至于吗……
咱把CDC官方处理建议给您看看哦。以防万一为好。
延伸阅读1:欣源说
动物咬伤了,母乳妈妈能打疫苗吗,可以喂奶吗?
延伸阅读2:欣源说
哪些动物咬伤了要格外注意,必须打狂犬疫苗?
延伸阅读3:欣源说
被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了,一定会发病吗?“10日观察法”,靠谱吗?
怎样才算“暴露”,有感染风险呢?摸了猫,亲了狗,或被它们稍微挠破皮,要打疫苗吗?医生还说要打免疫球蛋白,伤到什么程度必须得打呢?
嗷,写了半天,别把最基本的东西给遗漏了。怎样才算“暴露”,笼罩在狂犬病毒感染的阴影下呢?咱们跟动物们亲热,怎样才算有个度?被动物咬了肯定有风险,被舔了,风险又有多大?
刚才提到过,狂犬病毒不通过完整的皮肤传播,那些被传播的病例,皮肤上或多或少有伤口。只要有伤口,便不可以掉以轻心。事实上,我们往往对撕咬、穿透伤等恐怖的伤口很重视,积极预防,却很容易忽略一个挠破的小包,手指甲旁边翘起的皮,动物轻微的抓伤等等。而很多病例就是在忽略这些细节的基础上发生的。
另外,尽管理论上讲,健康猫狗等动物不传播狂犬病毒。但不是猫、狗看起来很温顺,就%安全。这些猫狗可能不是躁狂型的,或者发病尚处早期,症状不明显,要么年龄尚小,攻击性不强而已。有些人拿着年幼的病猫、病狗上街售卖,打点儿激素就活蹦乱跳,很是可爱,可以卖高一点儿价钱。结果买主买回家没两天,小动物就死了,它得的会是些什么病?嗷,细思极恐。
曾经就有一名外国人去宠物店挑小狗,有个小狗很可爱,舔了舔他的脸,在他胸口轻轻抓挠了几下,当下这外国人并没在意。不久后这个外国人不明原因打嗝,越来越严重,几个月后竟然死了!死前被确诊为狂犬病。结果这个给这个外国人供职的跨国公司,考虑到我国属于狂犬病疫区,跟国外国情不一样,“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竟然给每个员工都打狂犬疫苗……
刚才还提到,蝙蝠造成的伤害非常隐蔽,接触了,甚至只是在房间见到,就算III级暴露,一定得去打疫苗。
以下是我国CDC根据暴露级别,提出的最新处理建议,供你参考。
表:狂犬病暴露后免疫预防处置暴露类型接触方式暴露程度暴露后免疫预防处置I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1.接触或喂养动物a,b;2.完整皮肤被舔舐;3.完好的皮肤接触狂犬病动物或人狂犬病病例的分泌物或排泄物。无确认接触方式可靠则不需处置II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1.裸露的皮肤被轻咬;2.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轻度1.处理伤口;2.接种狂犬病疫苗。III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1.单处或多处贯穿皮肤的咬伤或抓伤c;2.破损的皮肤被舔舐;3.开放性伤口或粘膜被唾液污染(如被舔舐);4.暴露于蝙蝠d。严重1.处理伤口;2.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抗狂犬病血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3.注射狂犬病疫苗e。注:a.暴露于啮齿类动物、家兔或野兔时通常无需接受狂犬病暴露后免疫预防。b.禽类、鱼类、昆虫、蜥蛎、龟和蛇不会感染和传播狂犬病。(美国CDC明确指出: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可患狂犬病。禽类、鱼类、昆虫、蜥蜴、龟和蛇不属于哺乳动物,不会感染和传播狂犬病。)c.发生在头、面、颈部、手部和外生殖器的咬伤属于III级暴露。(WHO推荐:由于头、面、颈、手和外生殖器部位神经丰富,建议这些部位的暴露属于III级暴露)d.暴露于蝙蝠属于III级暴露。e.暴露后预防处置应立即开始。如果伤人动物在10日观察期内保持健康,或经可靠的实验室使用恰当诊断技术证明该动物未患狂犬病,则可以终止免疫接种。WHO及美国CDC均推荐10日观察法,但也同时明确指出:①10日观察法仅限于家养的犬、猫和雪貂,且伤人动物需有2次明确记载有效的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史。②10日观察法要考虑众多因素,如:暴露地区的动物狂犬病流行病学、伤口类型、暴露严重程度、伤人动物的临床表现及其免疫接种状况、伤人动物进行隔离观察的可能性以及实验室诊断的可获及性等。③暴露后预防处置应立即开始,如有可能,应对可疑动物进行识别,隔离观察(外观健康的犬或猫)或安乐死后进行实验室检测,在等待实验室结果或观察期内,应继续进行疫苗的暴露后预防接种。如实验室检测阳性,应立即进行回顾性风险评估以确定所有可能暴露人群,并应给予其暴露后预防程序。如可疑动物无法进行实验室检测或观察,则应给予全程暴露后预防,如果动物经适当的实验室检测证实未感染狂犬病则暴露后预防可以终止。当健康且接受过正确的疫苗接种(至少两次有效的狂犬病疫苗接种记录)的家养犬、猫或雪貂伤人时,如易于进行10日观察,尤其是当伤者在过去的3个月内曾经接受过暴露前预防或暴露后预防免疫治疗时,在确保给予伤者恰当的伤口处理前提下,可推迟加强免疫接种。(资料来源:中国CDC《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版)》。)如果如上所述,属于II~III级暴露,我们如何处理才好?不同的伤口类型,处理模式不一样。下回且听欣源为你细细道来。
作者
冯欣源?版权所有
编辑
于雷
来源
《跟冯欣源坚守自然养育》系列书《夏娃的困惑》系列书转载合作
请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