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糜尿鉴别诊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才是疫苗之神 [复制链接]

1#
哪里可以治好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dbfzl/191124/7637171.html

继爆出狂犬病疫苗造假后,长生生物旗下的百白破疫苗又出问题了。

单说流行程度,狂犬病比不上别的传染病,但狂犬病是致命的,一旦发作,死亡率基本百分之百。

百白破三联疫苗,则是一种针对幼儿的疫苗,接种对象为3-24个月的儿童,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

可以说是非常恶劣了。

曾经市值百亿的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称为“疫苗之王”,是中国第二大狂犬病疫苗供应商,市场占有率达到28%。

而这样一个“疫苗之王”,研发费用仅占营业收入的7%(年投入研发1.22亿人民币),倒是花了20个亿去买理财产品。

我不知道什么“疫苗之王”,我心里只有一个疫苗之神。

1

法国化学家、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他才是疫苗之神。

何止疫苗之神,他的成就,如果分给6个人,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大神。

如果你喝牛奶,你一定听说过巴氏灭菌法吧?这个巴氏,指的就是巴斯德。

十九世纪前,欧洲人喝牛奶是不加热的,他们认为牛奶一加热就失去了营养。

而生牛奶里含着大量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成年人或许还可以用免疫力抵抗,但是幼儿就悲催了:

当时新生儿死亡率高达33%——差不多3个新生儿里,就有一个会死掉,而单纯用牛奶喂养的婴儿,头3个月的死亡率高达92%。

巴氏消毒法一开始并不能为人接受,还是10年后在美国推广开来的,是梅西百货连锁店的一个业主:

他的孩子因为喝牛奶而早夭,在痛苦之下,他选择了纽约一个儿童收容院做试点,推行巴氏消毒法,使得全院儿童年度死亡率从44%降到20%。从而他大力在美国推行该消毒法,并最终成为食品工业的通用标准。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知识和概念——很多微生物是会致病的,食品需要灭菌。

而巴氏灭菌法,巴斯德是先用在造酒业上的。以前人们不能理解酒发酵的过程,而存储酒也是一大问题,总是容易变酸。经过无数次实验,巴斯德发现,只要把酒放在摄氏五六十度的环境里,保持半小时,就可杀死酒里的乳酸杆菌,因为这个,他拯救了法国的造酒业。

他还拯救了法国当时的另一个支柱行业——丝绸业。他花了六年时间,做了千百次的观察实验,琢磨出一套病蚕识别技术和卫生防病策略,终于遏制住了法国的蚕瘟。

而因为巴斯德提出的微生物会导致细胞组织腐败,需要消毒的理论,一位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根据他的理论,发明了手术消毒方法。慕尼黑一家术后死亡率高达80%的医院,尝试了他的方法,术后死亡率降到不到1%。

这以后,外科手术才能在人群里推广开来,因为在没有消毒措施前,外科手术就和屠杀差不多,只不过是换一种死法。

2

除出这许多成就,巴斯德最广为人知的,还是他研制出了狂犬病疫苗。

年,一个叫做詹纳的乡村医生发现用牛痘可以防治天花,这让欧洲每年有上百万人幸免于死。

我小时候,还接种过牛痘,现在左胳膊上还留着两个圈印。而现在的小朋友,已经不需要接种牛痘了——天花已经在全球绝迹了,就是因为疫苗的功劳。

但是,牛痘作为天然疫苗,仅仅是一个意外发现——而这种天然资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牛痘病毒恰巧和天花病毒有相似的特殊分子结构(抗原),能造成类似天花的感染症状,却轻微很多不至于发病,这样才能激发人体的免疫力(抗体)。

而在牛痘病毒后,生物界和医学界再也没能发现如此完美的天然疫苗。

真正的疫苗之神,是巴斯德,因为他是人工培养并能稳定生产疫苗的第一人。

他首先是在鸡霍乱和牛羊炭疽病的疫苗上取得了成功——可以说他又挽救了全世界的养殖业,然后他挺进人类的疫苗领域——开始研究最恐怖、最致命的狂犬病。

在一开始的研究里,巴斯德没能在狂犬的血液和其他身体组织里找到任何细菌,他做了个大胆的推理:因为狂犬病的症状是“狂“——不管是人是犬,一旦发病都陷入癫狂状态,他猜想狂犬病毒侵犯的是受害者的大脑。

其实,即使查看脑组织,当时他用的是光学显微镜,根本无法看到病毒那么小的东东,但巧的是,他看到了狂犬病毒在神经组织里造成的一种特殊小团——尼基小体,虽然他把这个错认为是毒素,但是倒没影响之后的研究方向。

他的结论是对的:神经系统是狂犬病致病的关键,狂犬病毒要从伤口上行进入大脑才能让人发病。这才是为啥被狂犬咬伤后,人们的潜伏期会相差得那么远——从几天,几个星期,甚至到几年。咬伤的地方离头部越远,潜伏期就越长。

正因为狂犬病的潜伏期比较长,在不断做病毒减弱的实验培养疫苗时,巴斯德产生了一个想法:狂犬病不用全民接种,可以在只是有必要的时候才接种——也就是被狗咬了后。

这是个极尽天才的想法,事实上,其他疫苗都是在没有接触传染源前先接种,而狂犬病却是在接触传染源后再接种。疫苗是一种预防技术,而狂犬病疫苗变成了一种治疗技术。

3

巴斯德研究院里有座青铜像,是一个叫做朱皮尔的少年。

年,在法国的一个村子里,15岁的朱皮尔和另外五个孩子正在牧羊,树林里窜出一条野狗,冲他们冲过来。朱皮尔没有逃走,而是拿着牧羊鞭迎了上去,把其他孩子挡在了身后。

虽然制服了疯狗,朱皮尔身上却多处被咬伤,有几处的伤口深可见骨。当时巴斯德因为人体实验开展困难,狂犬病毒疫苗还没几个人类的成功案例,但还是按照村长嘱咐帮朱皮尔治疗,治疗费用全免。

结果,朱皮尔康复了。巴斯德有感于朱皮尔的侠义精神,还为他做了很多额外的事:帮他在法兰西科学院申请了法郎的奖金,后来又为他争取到蒙蒂翁道德奖。

此后,巴斯德因为能够治狂犬病出名了,而以前人们被疯狗咬了只能等死。巴黎、法国、俄国甚至美国,世界各地的病人都前来治疗。

病人越来越多,巴斯德的实验室不够用了,只好成立了一家诊所,后来诊所也不够用了,需要更大的空间,这就需要资金。

*府提出拨款动议,而巴斯德不想受控于*府,就采取了民间募捐的方式,从而建立了巴斯德研究院,而救人英雄牧羊少年朱皮尔,被他请来做研究院的看门人。

被疯狗咬伤的人,多为贫民百姓,巴斯德的服务对象也大多是这些人。其实他自己也出身贫寒,祖上没有名人也没有富人,他早期学业也很平平,只是热爱专研和实验。

成了教授后,虽然收入还不错,但是在那个对细菌学无知的时代,他自己的5个孩子,只有2个活了下来,另外3个都因为伤寒在小时候不幸死去。

失去孩子的痛苦,成为他研究疾病起因的动力。

他成名之后,曾谦虚地说:我从来不觉得自己什么天赋,如果能有什么成绩,大概主要是因为自己是个工作狂。

在观察蚕病时,他就按照蚕的作息,早上4点半就起来观察;为了保证喂养过程合乎实验要求,他还自己上山采桑叶。就是这样,在当时极其有限的研究条件下,把一个个疑问,一个个猜想,通过千百次亲身的观察和自己动手的实验去验证。

虽然在狂犬疫苗后,巴斯德再没研制出新的疫苗,但是他开辟了人工疫苗的领域,相当于建立了一道通用的公式。就是从他以后,全世界科学家才研究出各种新疫苗,包括百白破疫苗。

在没有疫苗之前,我们现在头疼的癌症、心脏病、医院病人中只占一个零头,超过70%的病人都是传染病,而全世界每年有上千万人因为传染病死去。

可以说,巴斯德,造福了全人类。

◆◆◆◆◆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就伟大,和家境无关,和财富无关,很多时候甚至诞生于贫穷和痛苦。

巴斯德做研究的发心和之后的发展,也不是为了金钱荣誉,而是为了救人、救动物、救产业。

如今我们崇拜的对象,往往是上市公司总裁那样的有钱人,不是景仰他们的努力和奋斗,而是羡慕他们的财富和权力,不是宣传他们为社会做出的服务和贡献,而是追捧他们挥金如土的生活方式。

在疫苗事件上,国家的监管和制度是关键,但是,滋生这种为了逐利不惜放弃道德和法律的文化土壤,也不可忽视。

就像中国如今的教育,缺失的不是精英教育,而是为人根本的底线教育。

一个国家的治理水平,一个公民的素质层次,不是看他最高成就能到哪里,而是看他能否守住底线。

中国不缺精英,更不缺有钱人,缺的是底线。

如果大家都能意识到这一点,在追求GDP和金钱的同时,培养底线意识,守住道德红线,鼓励脚踏实地的研发,褒奖对社会对人民的奉献,借用《我不是药神》里勇哥的一句话:

相信会越来越好,相信这一天,一定来到。

我的新书《不完美,更幸福——跳出家庭与事业平衡的陷阱》目前正在当当、京东和天猫店热销中。

当当网购买链接

也可复制下面这个淘口令,打开手机淘宝即可前往淘宝天猫店购买:

€lXmd0zCphmm€

更多文章,请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